对于正在备考或已通过CMA考试的考生来说,完成继续教育(CPE)学时是维持证书有效性的必要环节。不少新手考生对学时申报的流程、渠道和注意事项缺乏清晰了解。小编整理了2025年CMA继续教育学时的上报指南,从申报方式到问题规避逐一解析,帮助考生高效完成申报任务。


一、学时申报渠道有哪些?
CMA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。线上申报需登录IMA官网的CLP系统(Continuing Learning Portal),根据指引填写课程名称、类型、时间及学时数,并上传证明文件(如结业证书、成绩单)。线下申报则需将纸质材料邮寄至IMA指定地址,适用于无法在线提交的特殊情况。
需特别注意的是,线上申报为官方推荐方式,审核时间通常为7-15个工作日;若选择邮寄,建议提前预留1个月处理周期,避免错过申报截止日期。
二、证明材料要准备哪些?
申报学时需提供课程主办方出具的官方证明,内容需明确标注学员姓名、课程名称、日期、学时数及主办方盖章或签名。常见的有效证明材料包括线下培训签到表、线上课程结业证书或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学时记录单。
如通过非IMA授权的机构学习,需确保机构属于NASBA认可名单内,否则学时可能无效。证明材料必须清晰可辨,模糊或信息不全的文件可能被退回,耽误申报进度。
三、哪些问题容易被忽略?
1.学分分类错误:CMA继续教育学时分职业道德类(至少2学时/年)和普通类,两类需分开申报,若混淆可能导致部分学时无效。
2.时间限制:每年需完成至少30学时,其中至少2学时需为职业道德课程,且总学时中50%以上需与非自学类课程相关。
3.重复课程限制:相同课程内容三年内不可重复申报,例如2024年已提交的课程,2025年无法重复使用。
此外,部分考生误以为大型企业内训自动记录学时,实际上仍需通过主办方或IMA官方申请认证。
四、如何查核申报结果?
完成申报后,考生可登录IMA官网的“个人中心”查看学时进度。若状态显示“Pending”,需耐心等待审核;若显示“Rejected”,需根据退回原因(如材料缺失、信息不符)重新提交。审核通过后,系统会同步更新已累积学时数,考生可在证书有效期内随时查询。
相关拓展: